查看原文
其他

这儿的墙砖每块价值一欧元,如今成为西安惟一的红砖建筑

2016-08-26 雨林 西安城记

古城墙、青砖瓦、马头墙……古都这些传承千百年的建筑风貌,留给无数人以遐想。在历史的演变中,这些建筑创造,融合了时代、也融合了本土。那么,在城墙的青砖黑瓦,西安还有什么令人惊艳古今融合的建筑?


▲青灰色的城墙,有着关中风情的院子,这是我们所有人对古都的想象。如今,古典的意象往往之存留在照片之中,远处那些杂乱的现代建筑,让很多人颇为感慨。



▲这是西安钟楼式的斗拱:上承屋顶,下接立柱。在中国古建筑中,它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。因为斗拱的存在,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,呼之欲出。而它的建筑色彩,也只能皇家所使用。


除去保留下的古建筑,现代产物下的建筑大多缺乏设计感和辨识度。在这座古老的都城,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建筑,一直难以寻觅。今天,一群真正的建筑实验者,在西安灞河湿地公园旁边,几乎是手工打造出了西安唯一一个陶红砖建筑群落。


一块大洋彼岸红砖的西安之行

换种角度感受建筑的艺术



千百年来,因为中华帝制所存在的规制限制,民间建筑少有红色建筑元素。这种寓意“紫色东来”的色彩,确实难得一见。


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这样的建筑色彩,其实在欧洲已流传几百年。许多古老学院派建筑,比如牛津大学、剑桥大学乃至皇室古堡,都喜用此类红砖,可于两百年内不开裂不变形,随着时间的流逝,砖面被氧化,颜色会愈加红润。


这些学院派的建筑历久弥新


“有砖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这种陶红砖,其烧制温度达到八百多度,成为西安唯一用进口清水红砖构筑。它们,构成了建筑的主体外立面色彩。本文这个建筑主角,整个园区进口一千万块红砖,估算下来每块价值一欧元。


它们这样从大洋彼岸来到西安


它们是这样呈现在西安人面前


红砖虽然本身昂贵耗费,但建筑的手工成本价值却是无可估量。这些创造者们,足迹踏遍全国,找到五十多位江南手工匠人,年龄大多都在五十余岁,即将被失传掉的手工砌筑,时隔二十年,在这里再度拾起


也许,很多人都未曾想过,西安会诞生出这样一种建筑创造。更未曾想到,它如何与现代建筑完美的融合。这些建筑,要能够被解读到明显的东方气韵,更超越建筑本身,全新的现代建筑工艺,全新的现代人文参与。

西安灞河边的陶红建筑院落

西安的唯一



从创新建筑为出发点,创造建筑的地域性与经典性,传达建筑的人文化设计;通过打造二十多万平米最大面积的红砖幕墙体系,来凸显建筑的尊贵与华丽,创造当地与周边贤达相会相聚的场所。



这个建筑群落,整个场地地基抬高1.5米,使得建筑有机地布置于传统意义的台基之上,解决了建筑的城市感与私密感。同时,将建筑进行点式错落布置,多个点之间形成格局空间的“里坊”,多种不同形式的“里坊”互相渗透组合。


这是“现代东方”建筑风格,传承了盛唐文化的恢宏气魄,恢复了已近湮灭的传统手工工艺,展现着古老都城西安内蕴的优雅风韵。其每一栋建筑都各不相同,立面造型在小区内,乃至整个西安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

红砖色调,从四十余种颜色中筛选出独一无二的红,每块价值都在一欧元以上。部分建筑外墙的天然淡黄色石材更是极为难得,且只存在于地表特定区域内选取地表二十厘米处淡黄色石材,打造世间难得孤品。



用自己的双手,一砖一砖铺就而成,一栋普通高层,就需约三十名手工匠人,五十名辅助工人,消耗三个月才能完成。使用的特制白色勾缝漆,黏性更强,不易脱落开裂,与红色砖墙相得益彰。


建筑的外立面,由内到外都充满了对建筑品质的极致追求:首先在选材上,沿用欧洲尺寸标准,每一块砖都源自奥地利博纳良艮手工烧制。烧制温度须达800°C,密度接近陶瓷质地,使用寿命更长。



在砌墙面施工上,亦是煞费苦心。在传统的剪力墙结构以及保温层外,于外墙砌起一层红砖,中间保留空气间层,形成空气对流,同时由于红砖的天然透气性,对建筑防潮和墙体的热胀冷缩都形成很好的保护,致使建筑生命更久远。


斗拱,因精致的形态和内蕴的气质,成为木质结构中的翘楚。紫楹台,利用陶红砖的天然色彩,呼应了中国古代斗拱的皇家七夕。重拾斗拱精彩,将“斗拱精神”集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要求,演绎出原创的“现代东方”之美。



传统文脉的体现,不仅仅只是建筑本身,更是符号无处不在的传达。紫铜的应用,是将传统建筑元素予以表现,用现代工艺进行镂刻和雕琢。东方意象的现代表现,在此是完美体现。


灞河畔陶红建筑地址 | ADDRESS



  • 建筑:紫楹台

  • 地址:中国·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内

  • 电话:8350 8888


文=雨林

©版权声明:除署名摄影外,其它图片均由紫楹台提供


投稿及联系:150 336879(微信)


--与城记一起发现西安----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